2004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开展考古合作,初为“安宁河流域考古调查”项目合作。2009年,成都市政府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在西昌签订“成凉区域合作”协议,成都凉山区域考古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今年恰逢成凉考古合作二十周年,记者获悉,“金石为开——成凉合作二十周年考古成果展”将于近期在成都考古中心重磅开展。展览将呈现两地考古人20年辛勤付出和丰硕收获,见证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
老头龙墓葬青铜铠甲首次亮相
“金石为开——成凉合作二十周年考古成果展”将用文物、文图、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整个展览被巧妙地分为“缘起安宁”“深耕盐源”“多维视角”三个单元,展现凉山地区老龙头、皈家堡等重要遗址的考古成果。
凉山被誉为四川第三大青铜宝库。此次展览中,青铜器将成为一大亮点。观众将通过展览了解到四川第三大青铜宝库的实力。这些青铜器形态各异,包含了兵器、车马器、工具等丰富多样的类别。
铜戈
老龙头墓地是盐源乃至凉山地区发现的重要的青铜时代墓地。老龙头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兵器,基本上包含了当时的各种武器,有剑、戈、矛、刀、钺、镞等,此外还出土了青铜铠甲、臂鞲和盾等青铜防御装备,可见当时人群善制兵器、崇尚武力。
据悉,我国境内出土的青铜铠甲也曾见于陕西宝鸡石鼓山墓地和云南李家山墓地等地,反映出盐源盆地和滇文化区及中原地区存在文化交流。
铜矛
用文物勾勒古人生活场景
距今4000多年前的凉山地区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在此次展览中,大量当时的陶器、石器文物以及建筑遗迹、农业体系图片的展出将为观众勾勒出凉山地区古人生活场景。展览中观众将了解到,在横栏山遗址,考古人员发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尤以颈部饰泥条附加堆纹口沿罐最具特色,还发现了安宁河谷早期柱洞式建筑遗迹和稻粟黍混作的农业体系,说明此时人群已进入定居农业的初始阶段。
墓葬的发掘和研究是考古中重要的视角之一。此次展览中将梳理成凉合作以来,陆续发现的安宁河流域极具特色的大石墓、火葬墓两类墓葬所对应的遗址,观众将从中了解到当时的文化。
金珠
展览还将呈现老龙头墓地出土的种类繁多装饰品,有各类扣饰、泡饰、挂饰、饰片、发簪、带钩、手镯、手串、耳环等,足以见得当时人群的爱美特质和独特的审美意趣。
20年来,成凉考古合作成功发掘凉山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填补凉山地区商周时期文化空白,发现四川最完整的蜀汉城址,以及重建凉山地区史前经济。在此次展览中,这一系列成果将以生动多样的展陈形式呈现,带领观众穿越时光,深入了解这片古老土地的悠久历史,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王茹懿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王淇 图片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凉山墓葬安宁河青铜皈家堡发布于:四川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